公告

※印心禪法體驗禪-禪的妙用 (7歲以上都可以來參加~~~)
請洽:新竹市科園禪修會館 (請先預約) TEL : 03-6669995;
E-MAIL : BC300@buddhachan.org

2014年6月22日 星期日

無上印心佛法 講座 - 禪宗第85代宗師 悟覺妙天禪師 親傳 - 帶我們回靈性的家


「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禪宗微妙法門


文章出處 : 台灣禪宗佛教會部落格


    兩千五百年前,釋迦牟尼佛在靈山法會上,sights-9
    大梵天王供養了一朵金色蓮花給釋尊,
    釋尊舉起金色蓮花不講話,
    摩訶迦葉尊者在旁明白了釋尊的意思,破顏微笑。

    這到底什麼意思呢?世尊.JPG
    祂是說一個人生在污濁的世界(地球),
    要如何才能像蓮花一樣出污泥而不染?
    就是要解脫超然、超越自在、歡喜完美。
    摩訶迦葉尊者懂了,所以釋尊就說:
    「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
    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
    此一佛心印心的印心佛法,就是禪宗的傳承,
    佛心印心,佛心傳心,也就是印心的傳承,不需要經過語言、文字。

    迦葉尊者秉承釋尊衣缽,將法脈傳給二祖阿難尊者,
    法脈迭傳至第二十八祖菩提達摩祖師,
    達摩祖師秉承師父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尊者的囑咐,
    來到中國弘法,成為中土禪宗初祖。

    後傳二祖慧可大師、三祖僧璨大師、四祖道信大師、五祖弘忍大師、六祖慧能大師。
    六祖門下悟道者共四十三人,各化一方,所謂「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共分臨濟、曹洞、雲門、法眼、溈仰五宗,成為唐朝以後的佛教主流,
    但宋朝後,僅存臨濟與曹洞二宗。

    如今,禪宗印心佛法法脈幸未失傳,
    殊勝因緣已迭傳至第八十五代(中土第五十八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悟覺妙天禪師秉承佛燈心傳,深感責任重大,眼觀世人學佛,仍注重人間佛教,
    執於講經聞法及研究經典,不求心悟禪定,
    因此成立臺灣禪宗佛教會,
    積極弘揚釋尊真傳「真修實證、見性成佛」之印心佛法,普化度眾。

    佛法邁入第二十一世紀的今天,
    許多不同國家、不同國家、不同文化、不同種族的修行人,
    在秉持佛教傳統教化的儀軌下,將佛法一直流傳到現在。

    這期間,歷經了二千五百年前佛陀正法時期,
    到一千五百年前的相法時期,以至於現今五年多年的末法時期。

    所謂末法時間,按照釋尊開示,是很難聽聞到佛陀正法的時代,
    但雖如此,殊勝的佛陀正法,仍然有極少數的大修行聖者,在默默的傳播著。

    為何正法難聽聞呢?
    因為正法被相法混淆,許多偏執的修行觀念,被一般人奉為圭臬,
    不能碰觸正法的弘傳,反而在積非成是之處受限,
    使得弘揚正法在當今社會顯得困難重,
    而肩負宣揚正法使命的人,則備感艱辛。

    佛法有方便法與究竟法,方便是初機修行,循序漸進,尚在門外摸索;
    究竟法是開悟修行,直入心靈,見證本心,可以一世成就。
    同樣是修行,但結果卻是天差地別。

    方便法是用感官或意識來修行,如唸經、唱誦、拜懺…等,是「人」在修行,
    這種修行只是結下佛緣,並不能成就。

    究竟法是「靈性」修行,是修心靈解脫而非修知識、意識,直指人心,
    見性成佛的成就之法。

    唸佛法門的修行觀念,是教我們在臨終時,
    等待佛陀來接我們去西方極樂世界修行,而不是去成就,所以不是究竟法。
    什麼才是究竟法呢?
    就是能讓修行人成就與阿彌陀佛同等證量、同等功德、普度眾生的法,
    那就是禪宗印心法門。
    唯有禪宗正法,才能當下開悟,一世成佛。

    佛陀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所弘傳的印心佛法,
    就是釋尊年密付大迦葉尊者的禪宗正法眼藏。
    宗師在承接釋尊法脈真傳後,開始積極在台普設弘法道場,
    深耕佛陀正法於普羅大眾中,期使台民眾能提升靈性,進而擴及全世界,
    使全人類靈性提升,最後達到「地球一國,世界一家」的理想世界。

2014年6月19日 星期四

靜坐的科學、醫學與心靈之旅:21世紀最真實的身心轉化指南

資料來源:康健雜誌 2014-06
楊定一:「我透過靜坐尋找的,其實是人生的意義,我們為什麼來此?人生所為何來?生命還有什麼是我們掌握不了的?最後我終於明白所有的答案都在我們內心,只要探問自己的心靈,答案自然會湧現,而且都是那些再明顯不過的事理。」
靜坐對健康的益處
● 刺激副交感神經系統、開發大腦神經新迴路:
刺激副交感神經,放鬆心智,讓身體重回和諧與完整。
● 開發大腦潛力:
靜坐時腦波由清醒和忙碌狀態的β波轉為放鬆和專注狀態的α波,有活化腦部尚未使用的區域,增進智力、認知、創意、促進情緒穩定、創造正面情緒、放鬆心情、強化道德推理、提升自信心等有益的「副作用」。
● 改善面對壓力時的反應:
靜坐能幫助我們整合包括空間感、視覺、感覺、知覺、和運動的協調能力,調適回應壓力訊息的身心負擔。
● 身體各器官的改善:
靜坐能促進心血管健康、並讓心臟恢復合一性,也能刺激胃腸的蠕動和排便,並刺激唾液和消化腺分泌酵素,以幫助消化。同時徹底放鬆,身心步調合一之後,就能矯正姿勢。

2014年6月18日 星期三

養氣與用氣

養氣與用氣

    文章出處 : 台灣禪宗佛教會部落格

    當我們在練習定點式的名色呼吸時,所有的氣就在名色裡面開始濃縮。
    等到要用氣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它的力量之大。
    這就像瓦斯爆炸的原理一樣,瓦斯是一種濃縮的氣體,
    所以它所發揮出來的力量很強大。
    而體內的氣在名色裡面濃縮、長養、儲存,這就是「養氣」的功夫。
    等到這股力量夠強的時候,就可以用它,這就是生命的力量。

    氣要怎麼保養?「養氣」的呼吸法與「調氣」不盡相同,
    但在養氣之前,必須先把氣調順,
    首先要調氣,也就是做腹部呼吸,
    此時,肚子是一脹(吸氣)一縮(呼氣),也就是「一前一後」。
     當氣調勻、調順以後,接著便轉為名色呼吸,也就是以名色為中心點,
    讓氣「一上一下」的呼吸,吸的時候往下,呼的時候往上,
    範圍則是在心臟與丹田之間。

    如果能夠把這種反呼吸練得很熟練,妄念就會靜止,
    精神完全集中在名色,同時從名色不斷產生氣,
    隨著生理管道通往各個組織系統,讓它們都得到健康。

    養氣,是需要下功夫練習的,而且練習的時候,精神力也要同步運行,
    讓這口氣與你的精神圓融在一起,那麼氣的力量會更大。

    對人而言,「氣」是一種「有相的生命力」的表現。
    這種有相的生命力來自於有相的氣體,比方我們把空氣吸進來,
    透過禪定的功夫,氣就會在體內開始變化、昇華。

    另外還有一種無相的氣,這種氣由太陽產生。
    我們看到的太陽光雖然是一種白色光芒,
    但它其實是由七種顏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而這七色彩光實際上只有紅光、黃光、綠光的變化,
    所以只要掌握這「三色光」,就掌握了生命,也掌握了智慧。

    透過禪定,除了可以得到有相的氣來供應身體所需,
    同時也可以得到無相的氣。
    嚴格說來,這種無相的氣不是「氣」,而是「光」。
    如果能夠藉由禪修得到這種無相的光,供養我們內在靈性的性命,
    那麼就可以在身體、精神及智慧各方面獲得大圓滿。

    既然「氣」對人的影響這麼大、這麼重要,
    所以只要能掌握住氣,懂得如何用氣,就掌握了生命。
    也就是說,你的壽命就握在自己的手中。

    完整內容請見《 禪坐入門 》 


2014年6月15日 星期日

印心禪法

印心禪法

文章出處 : 台灣禪宗佛教會


文/ 悟覺妙天禪師

什麼是印心禪法

化繁為簡,化簡為一,就是印、就是一,「印心」就是一心,跟什 麼一心?跟這個大宇宙取得一心。怎麼樣取得和這個大宇宙一心?那就是我們儒家思想所說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是禪的精神。所以學禪不只是在那裡 坐著、定著,最重要的怎麼樣求得身心的合一,身心的合一就是一個平衡。不管任何人、事、物,都求其平衡點,能夠求到它的平衡點,就沒有對立,這是很重要 的。我們學印心禪法,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知道,如何求得人心以及人以外的這一些外境、這些生態萬物,甚至於人與人之間的思想、意見,怎麼樣求其共鳴點,怎 麼樣求其平衡點,這就是禪,就是印心禪法。


印心禪法所追求的方法,它的目標是怎麼樣得到清淨、智慧、圓滿。印心禪法不要用意識去學,要用智慧而得;你智慧開了以後,自然得到印心禪法。你如何 去排除意識的障礙,那是很重要的。因為印心禪法就是整個宇宙的超智慧、超能力,都在這裡面。所以只要能夠照方法來學習,對我們的智慧就會有所啟發,比方打 坐的時候不要有妄念,不要有妄念就是在排除我們意識障礙,直接地跟我們的心靈連在一起,就可以接到我們的心靈的訊息,因為心靈的那些靈感就是智慧。而且心 靈深處所發出來的訊息是明亮的,可以讓我們健康,讓我們的身心合而為一。印心禪法是釋尊所傳的智慧禪法,可以改變一個人的體質、變化氣質,讓一個平凡的 人,從禪定中得到超生命之光,讓身體細胞活化、健康長壽、精神愉快,並進而開發出心靈智慧,讓靈性得到提升,成就完美的人格,讓一個凡人超凡入聖。所以印 心禪法的精神,是「超越自己,成就別人!」


2014年6月12日 星期四

超越時空自在禪


超越時空的自在禪

文章出處 : 禪天下
   在禪修的第一關理,要破「生死關」。當我們瞭解一個人的生命價值後,就可以破生死關。

開示/悟覺妙天禪師 

    一個有智慧的人,追求無生無滅的生命,這是無價之寶。沒有禪修的人,所追求的都是生滅物質的花花世界,物質的東西追求多了,自己的生命就會被埋葬,而自己卻察覺不到。

以智慧回饋社會

    禪修的人,會有冷靜的頭腦,也有靈敏的思考與分析判斷力,看一樣事物,會看得非常具體,非常圓滿。而沒有智慧的人所看到的,可能是一個邊,一個角,因此容易有偏差。
   當我們有了智慧,確定了人生的價值以後,明白了人自出生來到人間,不只為了賺錢過好日子,賺錢本來就是一件好事,而非罪惡,但是要將所賺來的錢,取之於社會,回饋於社會。大家在教養兒女時,給他財富,不如給他智慧,再讓他以得到的智慧,去照顧更廣大的群眾。

    所以禪修,不只是為了身體健康,更重要的就是得到智慧,那就是要進入心靈的境界。我們人類生活在三次元的世界裡(所謂三次元的世界,就是長、寬、高),如果加上時間,包括過去、現在、未來,就是一個四次元的世界,再加上空間,就是五次元的世界。

   禪修就是要超越時空,如果不能超越時空,就會受時空支配,也就是活在知識的世界裡。超越了時空的世界,才能超越潛在意識,進入智慧的世界,也就是心靈的世界。何謂「超越潛在意識」?就是心靈不受五官意識的干擾,會回歸於寧靜的世界,心靈不受身體與心理的干擾,而超越自在。

超越時空自在禪

   佛經上所講的「輪迴」就是因為「神識」的存在,如果沒有神識的障礙,就超越了輪迴,所以神識是決定輪迴的最主要因素。換句話說,一個人臨終時,心裡沒有任何罣礙,死得很自在,就不受輪迴;如果很多事情放不下,就沒有辦法解脫,就要受到輪迴的命運。
    神識就是死後的靈魂,本來我們的人體是會發光的光體,就是因為被煩惱神識包住,好像太陽光被雲遮住一樣,看不到它原有的光。我們人在往生時,則會依神識的境地,淪落到那一個未可知的地方。 我們超越了潛在意識,及第八意識的光明臟,就可以看到自己的自性光。這個光不在外面,而是在裡面─它是生命之光、智慧之光,充滿超能力,比人的頭腦,或一般人所知道的力量要大上好幾萬倍,是一種很不可思議的力量。
   禪修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找到自己心靈之光,這種心靈之光,才是本來的自己,才是來自大宇宙的生命體,是一切生命的來源。

2014年6月11日 星期三

印心佛法的四度空間

印心佛法的四度空間

文章出處 : 台灣禪宗佛教會部落格


~摘自悟覺妙天禪師智慧開示叢書《禪的真如世界》
印心佛法包含了四度空間:
物質性的空間、理性的空間、精神的空間,以及靈性的空間。
說得詳細一點,物質的空間就是身體(生理);
理性的空間就是意識,意識可以決定一個人的行為;
精神的空間是潛在意識;另外還有一個靈性的空間。

                          文/悟覺妙天禪師 

 第一度空間:物質性的空間
一般的坐禪或是氣功,只限於第一度空間,
也就是身體的空間,氣只在皮肉之間循環。
修了印心佛法後,氣會從皮肉之間進入到骨髓、神經系統,
可以感受到整個身體的變化。
所以修印心佛法到某一個程度後,整個人會有脫胎換骨的感覺。
以氣功來說,還是要以禪坐練氣為基礎,而練氣必須從練呼吸開始。
空氣中的氧氣進入人體後,會變成一種元氣。
所以當一個人氣足的時候,我們會說他很有元氣,也會顯得很有精神。
將空氣變成元氣,是不需要學習的;因為呼吸是生來就會的本領。
可是一般人都是以胸部來呼吸,所以會隨著年齡而日漸衰老。
如果能將呼吸的習慣改成腹部呼吸,也就是反呼吸,
可以把元氣提昇為真氣,壽命也可因此而延長。
印心佛法是透過禪定的方法將元氣變成真氣。如何確定元氣已變成真氣?
就是在守竅的時候,看看關竅有沒有起變化。
因為關竅會因精神統一的力量而有所變化。
比方守心竅,由於精神力統一集中在心臟,於是會產生一種熱能,
然後轉變成電能,這是一種磁場的變化。
慢慢地,這種熱能會變成一種清涼的感覺,這便是氣的變化。
由此可知,透過守竅可以加強關竅的磁場;
不只是心臟,其他器官也都會有這種效果。
所以修禪是很符合科學精神的。
養成腹部呼吸的習慣,是修禪者最重要的第一課。
學會了腹部呼吸,不但可以延長生命,增強身體健康,
還能讓氣從皮肉深入到筋骨、骨髓、神經系統。
這種氣的運行都在「靜」中進行,當一個人靜下來的時候,
便可察覺這種身體內部的變化。當然這需要花時間來練習。

第二度空間:理性的空間
坐禪為什麼一定要盤腿?這是有道理的。
學禪最重要的就是要超越自己,包括超越身體、意識、精神及提昇靈性;
而第一步就是從超越身體的障礙開始。
因為如果連自己本身的障礙都不能超越、不能自我掌握,
那些操之在他人手中的(比如人際關係或事業的成敗等等),
又如何去克服、掌握?
所以要藉由盤坐來訓練自我超越的精神。
如果你能超越禪坐時的痠、痛、麻,也就是克服肉體上的障礙,
就可以進入到意識的層面。
一般初修的人,大都停留在身體的第一度空間,很少有人會超越。
印心佛法的珍貴之處,就是可以引領修行者一步一步地從身體的空間,
到意識的空間,到精神的空間,然後到靈性的空間。
當你修到靈性的階段,就能自我控制意識。
一般未修達這個階段的人,是很難去控制意識的,
所以人常常在白費腦力,老化得很快。
如果你能做到自我控制意識,自然就可以延長生命力。

第三度空間:精神的空間
所謂精神,是指潛在意識,它是一個意識的倉庫,就像電腦一樣。
一個人的思想,是綜合了感官意識之後所形成的。
憑著這些思想、意識,人才能判斷是非、區別好壞。
這種潛在意識最容易被發現的時機,就是在睡覺作夢的時候。
雖然我們看不到這些精神活動,
但它卻可以左右我們的思想及行為,甚至決定我們的成敗。
所以潛在意識的力量又超越了意識時空的力量。
一個修禪的人在進入潛在意識的精神空間之前,
先要能掌握自己的各種意識活動;也就是要能握自己的思想,
然後才能進入到第三階段的精神空間-潛在意識的階段。
印心佛法的四度空間  

第四度空間:靈性的空間
修行到了靈性的階段,就是人格的圓滿、人格的成就。
在修到這個階段之前,先要把氣從元氣練到真氣,然後轉化成靈氣、靈光。
修行到了最後的階段,都是「光」的世界。
而要到達這種境界,先要從超越生理開始。
如果你可以維持禪坐十五分鐘都身體不動,表示在這十五分鐘內,
你已有克服各種生理狀態的能力,
接著也要讓意識與生理現象同步,那就是沒有妄念。
但要做到沒有妄念是比較困難的,所以在禪定中要「化繁為簡」,
把複雜的思惟簡單化,然後歸於零,也就是「意不動」。
這種現象就叫做「離相」。
人是生活在一個有形有相的時空裡,如果你能在禪定中做到「離相」,
也就是身心都歸於零的時候,便會發現自己好像沒有重量似的,
有些人會因為視覺頻率的提昇而看到體內的器官,
也有些人的預感能力會更加明顯。
這是修行上的第二個階段;修到這個層次,已經是很不容易了。

2014年6月8日 星期日

如何突破三大阿僧祇劫

如何突破三大阿僧祇劫

文章出處 : 台灣禪宗佛教會部落格

    ~摘自悟覺妙天禪師智慧開示叢書《禪的真如世界》
    如何才能突破「慾界、色界、無色界」這三大阿僧祇劫?
    最重要的就是要認識自己,認識人生。
    說得更明白一點,就是要知道自己為何而生。




                               文/悟覺妙天禪師


    很多禪師、法師在教人念佛、禪定的時候,都會要他們去參「我是誰」。
    因為如果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誰,
    就這麼忙忙碌碌地過了一生,是非常遺憾的事。
    所以不妨自我檢視看看,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裡,
    是否在修養上,或是在功德上有所貢獻?

    佛教徒最注重的,莫過於自己的修行;可是你知道是誰在修行嗎?
    誰在修行,就等於誰在念佛、誰在坐禪。
    如果是人在修行、人在念佛、人在坐禪,就表示是「人」要成佛。
    人,除了外在物質體的「色身的我」以外,還有一個「意識的我」。
    如果沒有這個「意識的我」,世界就不存在,色身也不存在。
    而且,因為有了「意識的我」,才有慾望,才有需求,才有煩惱與痛苦。

    《心經》上說:「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人就是太執著於「我」的存在,才會發生利害衝突;
    若是能讓「色受想行識」等五蘊都空掉,
    凡事看得開、放得下,就是做到了「無我」,也就是「空」;
    如此便不會有得失的痛苦,也不會有煩惱,
    而那顆本自清淨的本心也會自然生起,這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當你能夠見到自己的清淨本心,就見到了自己的真面目,
    此時你會從體內發出清淨的光,同時你會發現:
    原來一切眾生都是同一體、都是同根同源。
    在修行上,這種「明心」的功夫非常重要。
    「明心」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正見,如果心中有正見,就能夠見佛;
    反之,若是邪見在心,就會見魔。
    在修行的過程中,常常是充滿矛盾的。
    舉例來說,我們常在做某件事時,
    有時想要做,有時又不想做,這其實是「意識」上的掙扎。
    如果「本心」能夠勝過「意識」,就會非常安祥、自在。
    因為在修行的過程中,是「人」在行,「靈性」在修,這個觀念很重要。
    明心突破三大阿僧祇劫

2014年6月6日 星期五

以「專注的力量」迎戰史上第一個「分心時代」


丹尼爾‧高曼為心理學博士,曾任教哈佛大學。1995 年出版《EQ》(情緒智商),造成全球熱銷 500 萬本,被翻譯成 40 國語言,獲選為《時代雜誌》最具影響力的 25 本企管書之一。

今年 68 歲的高曼,從大學時代起每天練習靜坐,他的個人經驗和科學研究都肯定,靜坐有助專注力。他在最新著作《專注的力量》中,探討 3C 產品充斥的分心時代,專注力的重要和影響,以及和情緒教育的關聯。
在 2014.04.08《親子天下》雜誌  55 期的獨家專訪中,高曼憂心這一代孩子「在有史以來最容易分心的環境中長大」,專注力愈來愈薄弱。但也帶來好消息,專注力就如同「心智肌肉」,是可以訓練和鍛鍊的。他指出,專注的練習,有助於情緒穩定,並可加速情緒技巧的學習。

Q4:你最新出版的新書名為《專注的力量》,這個議題和情緒有何關聯?
我的寫作通常根據最新科學發現,這兩、三年我讀到許多用不同方式探究注意力的研究。的確,這一代孩子在一個人類有史以來充滿最多讓人分心事物的環境中長大,注意力愈來愈弱。各式各樣的科技產品,讓我們愈來愈分心,無法專注進行手邊的工作,或專心對待他人,因為想要做手邊工作以外事情的衝動愈來愈強,連大人也不例外。注意力不足,已經成為常態。
對線上遊戲成癮,每天花很多時間傳簡訊、上臉書、互動聊天,這是全世界的問題。在這個「分心時代」,我們必須非常強調、更刻意的教導孩子學會忽視分心事務、專注的技巧,因為注意力愈集中,做任何事的表現都會更好。
我看到注意力真是情緒的一部分,注意力有三種:聚焦於自身、聚焦於他人、聚焦於外在世界。而情緒教育的第一部分關乎自我覺察、自我管理,就是「對自身的專注」;第二部分強調同理心、社交技巧,則是「對他人的專注」。教導孩子覺察到自己已分心、立刻再把注意力帶回目前正在做的事上來。這是一個關鍵的能力,重點不在要你專心,而是要你在分心時立刻把注意力找回來,這個練習會強化腦部注意力迴路的連結,而這個部位,正好就是平靜壓力情緒的那個部位。我認為,情緒管理的下一步,就是訓練專注技巧。
(原文略)...
根據一項內在復原力計畫的研究,孩子透過呼吸練習強化專注力,他們學會其他情緒課程技巧的速度將加快一、兩年。隨著孩子的年齡成長,這個訓練可以加深加廣,讓挑戰更難一些,例如七年級的學生你可以要求他們練習呼吸靜坐十五分鐘。

Q5:但這一代年輕人常以能夠一心多用的多工(multitasking)為傲...
一心多用的多工是一種迷思。科學研究證明,你不是把你的專注力同時「分割」在很多件事上,你只是很迅速的將注意力從 A 轉換到 B。當你轉到 B 又轉回來,其實你已經喪失了當下,得花更多時間重拾原本的完全注意力,比你持續專注在 A 還要久。所以一心多用是一個謊言。
我們的專注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只能一次專心在一件事上。大家常忽略,專心會帶來一種愉悅和享受,特別是你專心到不需努力、無意識、反射的境界時,例如看一本好書、好電影,大腦喜歡這樣的狀態,所以會企圖專注。
(原文略)...
「正念革命」講的就是細膩的控制我們的注意力,而非被科技控制。察覺到你被科技引誘、分心了,然後把注意力再帶回來,這是我們心智目前最大的戰場。很多公司將正念靜坐帶到職場,是一樣的理由,因為經過練習,人的壓力會減少,更能專注。

Q6:現在很多大人本身就是「認知超載」的 3C 產品重度使用者,該如何教導孩子?
我們要給自己劃定界限,不讓科技入侵我們的關係,尤其是父母,不要讓 IPad 變成小孩的保母。你必須全神貫注在孩子身上。全神貫注,就是愛的表現。我們愈專注在孩子身上,他們就會長得更好。
(原文略)...
我們可能需要倚賴一些很古老的方式來幫忙,例如把 3C 產品放一邊、專心在你身邊的人身上。或者練習靜坐,研究強烈顯示,靜坐有許多好處,對中小學的孩子當然也有幫助,但必須要用適合年齡的方式,讓他們願意參與。
 

2014年6月5日 星期四

【 禪修問答 】什麼是金剛蓮花印?


問:向佛頂禮及與同修打招呼時,都會結金剛蓮花印,
到底什麼是金剛蓮花印呢?

「金剛蓮花印」是  悟覺妙天禪師傳給禪宗入門弟子最珍貴的禮物與寶藏。
「金剛」代表無生無滅、永不退轉、一心成就的金剛心,
「蓮花」象徵出污泥而不染的聖潔之心,就是自性。
結金剛蓮花印就是以佛禮佛,以自己心中的自性佛禮佛。
結此手印時,請先將雙手合十,兩拇指交叉,右手拇指壓在左手拇指之上。
這是最莊嚴的手印,以此手印向十方諸佛、向追隨修行的上師頂禮,
代表最高、最恭敬的心。

禪修問答 | 禪定要如何才能「定」?


禪修問答 | 禪定要如何才能「定」?

文章出處 :  禪教會


問:禪定要如何才能「定」?如何能讓自己放空?
  如注意力集中在法眼或智慧眼,但一陣子又會飄移至它處,
  如何能有效的克服 (多練習外是否有其他的方法?)

禪意圖  
根據悟覺妙天禪師的開示,禪定的秘訣是
「身靜而後心靜,心靜而後心定,心定而後天下太平。
身體要先靜下來,心才會靜下來,心靜下來後,才能入於定,
心定下來後,才會發現意念是靜止的,這時就入於空,
所以,空不是刻意去放空的,
而是意念到達一種和諧、平衡、靜止、統一的狀態,
這不是用想的,不妨依照這種方法來練習。
禪修問答

2014年6月4日 星期三

印心佛法的慈悲與禪光,轉化人心(覺妙妙明禪修見證分享)


「自悟覺妙天師父成就三十餘年來,每天、每分每秒無時不刻不在感應著眾生的苦痛,苦思要如何幫助那­麼多眾生,當 師父開啟我內在的自性光後,雖然閉著眼睛,但我看到了最亮、最美的光,我看見了生命之­光、 師父的光,那是佛陀的光和上帝的光,是我和你內在本有的光。」 分享人/核能專家 馬克‧楚梭 (法號:覺妙妙明),發表於2012.10.14台北小巨蛋 印心佛法禪修見證發表會。

身心平衡 - 禪修的初步境界

身心平衡 - 禪修的初步境界

文章出處 : 台灣禪宗佛教會部落格

~摘自悟覺妙天禪師開示一文
當一個人內心充滿喜樂的時候,每天的生活都會過得非常快樂自在,
而這種和諧、和平的氣氛就是禪,這是我們禪修第一步所要達到的境界。

如果你還沒有達到,就表示自己還沒有找到身心的平衡,
即生理上還有障礙需要超越,識上也還不能自我控制。
這就像我們打坐時,雖然很想要「定」,但偏偏妄念很多,無法控制。
等到有一天,你能夠控制妄念時─不只是打坐時沒有妄念,
而且在行、住、坐、臥中都不會空想,才能與宇宙體產生平衡。

 當身心平衡之後,再更進一步與外面的大自然取得平衡,
這樣就能輕易地察覺出各種人、地、事、物的現象。
甚至像大自然界的天氣變化,也可以察覺到。
當你到達了這個層次,就會具有這些一般人所沒有的能力,
這是因為我們的身心求得平衡以後,同時也與外在的宇宙體取得平衡,
於是便產生一種和諧、共同的磁場,所以你會具有這種能力與力量。
但在得到這種能力以前,必須要打好「呼吸」的基礎。
因為宇宙也有呼吸,我們的呼吸必須和宇宙的呼吸合一即取得平衡)。

禪坐時,可以試著去感受地心引力的力量,同時也可以感受地球轉動的速度,
它是非常緩和的,緩和到察覺不出來;
因為如果轉得很快,雖然有地心引力,但我們還是會被拋開;
在這裡面就充滿了大智慧,那就是在柔和的環境中,
才可以包容萬物,讓各種生物得以生存。

同樣的,如果我們的心也能和地球轉動一樣地柔和,0042
讓人感覺不到一點排斥感,
就會很有親和力,
會讓人喜歡與你做朋友,
也會容易得到民眾的擁護。
這雖然是一個大自然的現象,
但充滿了智慧。
由此可知,我們在禪定中若能開悟,
就可以從中得到很多智慧,並可將之應用在人生上。

2014年6月2日 星期一

禪定之後 就能一通百通

禪定之後 就能一通百通


~摘自悟覺妙天禪師開示一文
人,只是大自然界裡的一個很小的個體。
不過雖然很小,卻跟大自然界的結構一樣。
人不能離開「地、水、火、風、空」而生活,你如果能了解並掌握這個真理,
就可以從一個平凡的人超越成高人一等的人,
你可以造化「地、水、火、風、空」。

所謂造化,並不是指你有神通廣大的本領,
而是你可以用另外一種智慧的方式,
從本心直接通達到宇宙、到禪的真理所在;
也就是說,你可以直接通達到本心。
當我們定下來的時候,任何想法、任何變化,你都可以一通百通。

舉例來說,人都有喜、怒、哀、樂的時候,
如果你有事要去請求人家幫忙,
聰明的人會等對方的心情高興的時候才去拜託他,
而不會選在他生氣或悲哀的時候。
同理,天地也有春、夏、秋、冬的變化,
「春」、「夏」就是喜和樂,「秋」就是哀,而「冬」就是怒。

當你可以放下一切,專心入定的時候,
你應該要選在秋冬的季節,而不是在春夏。
所謂「秋收冬藏,春耕夏耘」,
秋冬是要隱藏的日子,而春夏是活動的日子,
你明白這個道理後,自然就會運用。

其實人體跟天地間的一切變化都是相通的,
因為真理只有一個,只要是能抓住這個脈動,
一切的人、地、事、物,你都可以運用自如。
禪定後就能一通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