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印心禪法體驗禪-禪的妙用 (7歲以上都可以來參加~~~)
請洽:新竹市科園禪修會館 (請先預約) TEL : 03-6669995;
E-MAIL : BC300@buddhachan.org

2015年5月24日 星期日

禪修問答 | 坐禪為什麼一定要盤腿?

2015年5月17日 星期日

七佛之師-文殊師利菩薩

七佛之師-文殊師利菩薩
文章出處 : 禪天下
許多經典都推崇祂為諸佛之師, 因為祂曾發大願:十方法界若有一尊佛要成就,祂沒有幫上忙的話,祂就誓不成佛,由此可見其度眾悲願之廣大。

文/編輯部 
文殊師利是梵語Manjushri的音譯,在漢傳佛教的經典中,或稱為曼殊室利,簡稱文殊,意譯為妙德、妙首、妙吉祥等。
文殊師利菩薩是大乘佛教裡的四大菩薩之一。其中智慧第一的就屬文殊師利菩薩,他代表的是「悲智願行」。在大乘佛教中,所謂的悲智願行的4大菩薩也有其深刻的涵義:「大悲」觀世音菩薩;「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大願」地藏王菩薩;「大行」普賢菩薩。

倒駕慈航

文 殊菩薩雖現菩薩身,實則在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當中皆已成佛,如過去世號為「龍種上尊王如來」,現在世則為「歡喜藏摩尼寶積佛」,未來世則號「普現佛」, 以是之故文殊又被稱作「三世覺母」。但為方便教化,利益眾生,現乃倒駕慈航,化作菩薩,一方面協助釋迦牟尼佛弘法利生,一方面與普賢、觀音、地藏聯合普度 眾生。 

文殊師利曾發誓言:「諸佛之中,若有一位,從初發心以至圓成佛道,非文殊之所勸發,文殊則不成佛。」祂發大願:十方法界若有一 尊佛要成就,祂沒有幫上忙的話,祂就誓不成佛,由此可見其度眾悲願之廣大。所以,在許多佛教經典中,都推崇文殊為諸佛之師、諸佛之母,如釋迦牟尼佛要成佛 時祂化現為其弟子,所以又稱為「七佛之師」(所謂七佛就是指過去莊嚴劫、現在賢劫、未來星宿的遠古七佛;莊嚴有三尊,現在賢劫4尊,釋迦牟尼是賢劫第4 尊,加起來共有七尊佛,都是由祂所教導出來的)。

《佛說放缽經》釋迦牟尼佛:「今我得佛,皆是文殊師利之恩也。過去無央數佛,皆是文殊師利弟子,當來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譬如世間小兒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

智慧第一

釋迦牟尼佛時,文殊菩薩就是舍衛國婆羅門梵德長者之子。而祂的相貌莊嚴,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祂堪稱是智慧的化身,隨佛出家後,自然而然地便成為眾佛弟子中的上首,在菩薩眾中也堪稱為第一大士,其被視為如來法王之子,故又有「法王子」的尊稱。

當時,釋尊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舉凡大乘法會文殊幾乎都參與其中,協助佛陀宣揚大乘教理。從經典中的記載,在在顯露出文殊菩薩的絕妙睿智與靈巧說機。

可見於《華嚴經》中,善財童子就是受到文殊的菩薩的鼓勵,立志學習大乘佛教的普賢行,因而南行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在《妙法蓮華經》中,當佛眉間放白毫相光時,唯有文殊菩薩知佛深意,即請佛陀宣揚法音,倡導圓乘佛性,奠定佛教大乘思想的基礎。

而在《維摩詰經》中,維摩詰生病,佛陀座下諸大弟子及大菩薩都不敢去探病,因為他們都曾經被維摩詰訶斥過,最後只有文殊當仁不讓,率領眾人前去,並和維摩詰暢論不二法門之理。 

《處胎經》中,文殊曾言:「昔為能仁師,今為佛弟子,二尊不並化,故我為菩薩。」在過去世,文殊曾為釋迦牟尼佛的老師,但是因為一個世界只能有一位法王教化,所以在此娑婆世界文殊只好權居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之位。 (全文請詳見第87期禪天下)

2015年5月10日 星期日

清淨戒律 正心為要

清淨戒律 正心為要
出處 : http://www.zencosmos.com.tw/epaper/index.php?id=179
什麼是「正戒」?如果我們的思想、為人處事都不違背良心,即使去幫助別人也是如此,就是正戒。
開示/悟覺妙天禪師   整理/林希蔚

守戒是最基本的,什麼是「戒」?「戒」在人間來講,就是一種法令規章,一種家法,一種社團的規定。 「戒」,就是一個大自然的根本道理。
戒律如果以現代話來說,就是不要去犯一切過錯,這些過錯包括政府法令,社會所定的道德規範,包括品行方面,不要違反自己的品行,不要違背自己的良心,這方面不必一般戒條式的教條,只要「利他行」,就是「菩薩行」。

身口意清淨戒

而在佛經裡記載的五戒為:「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我們在講戒的時候,自己用心回味一下,就像我們在唸金剛經的開經偈時:「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每一字、每一句都再回味一下,要去印心。

佛經上的五戒再加上不貪、嗔、癡、慢、疑,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等等,這些都是守戒。而其中,「不飲酒」是指不酗酒,而不是連一口酒都沾不得。

在釋尊的時代,有些弟子會因飲酒而鬧事,所以才禁止飲酒;但現在卻連一些必要的宴會場合,也必須滴酒不沾,結果造成許多不便,這並不是釋尊的本意。因為現代人應酬多,喝酒的機會也多,為了順應需要,不妨可以喝一點酒。

而「不兩舌」,是指不搬弄是非,不挑撥離間,因為這是一種「人相」的行為,修行人要避免造這些口業,受戒就是清淨。
持戒就是把這些妨礙修行的障礙戒除,因為這些障礙都出自於我相、人者相、眾生相、壽者相。

所以正法修行,第一關就是戒,不持戒的話,你很難入定。戒,就是不要犯錯,有錯必改,有壞習慣也一定改過來,持戒要持三業清淨,三業就是身業、口業、意業。身,是一種行為;口,是講話;意,是所想的。
一個人的色身可以造惡業,嘴巴也可以造惡業,每一分每一秒所想的,也可以造惡業。同樣的,色身還有嘴巴,還有我們的意念、思想,也可以造善業。有智慧的人,他可以把惡業變成善業,這就是戒。
一個人不能夠持戒,當人就不夠條件,不要說成為菩薩或成為佛陀,當學生都不夠條件,不要說要當老師或師父。所以持戒非常重要,一般的法師弘法,教人家做善事不要做惡業,這是在持戒,從戒開始。

戒為做人基本條件

無論有沒有進佛門,都要瞭解持戒的重要,每個人都應該持戒,時時刻刻警惕自己,不要再犯戒。 
因為很多犯戒的因,會造成犯戒的果,造惡因,可以受到惡業的果報,這是一個真理,一個必然的現象。要能修行禪宗正法,大家要做發心的菩薩,因為真正能夠發自內心的菩薩,他絕對不會犯戒。
戒是一切為人的基礎;簡單來說,做人做事憑良心就是「戒」,但是這還不夠。禪宗正法是一種無上佛教,因此對於戒定慧的解釋,是更超越的,也就是「正戒、正定、正慧」。
什麼是「正戒」?如果我們的思想、為人處事都不違背良心,即使去幫助別人也是如此,就是正戒。我們修禪法的目的,就是要見證我們已經了悟的經典教義,那些經典上所記載釋尊開示的教義,我們要加以印證。
因此,真正對「菩薩」的戒,要做到五戒,就是要戒三毒二邪「貪嗔癡慢疑」。如果你能夠真正做到五戒,能夠遠離五毒,能夠滅度貪心、嗔心、癡心、慢心、疑心,這些你都能夠滅度,就做到清淨,正戒所指的就是「清淨戒」。

(詳文請參閱禪天下第92期)

2015年5月3日 星期日

心量通達智慧

心量通達智慧
文章出處 : 禪天下
一切都是從「心」入門。不管修行還是做人處事,都先求心的自在、心的圓滿,要知足常樂,這樣就會每天很快樂、時時很快樂。
文/悟覺妙天禪師 

佛法無邊,心裡要有佛,而且還要有眾生,這樣每天才會活得很愉快。一般人心裡只有自己,只在意自己的需求與感受,問題就會愈來愈多,所以活得很苦惱。如果能夠多關心別人,就是心裡有眾生,心裡有佛,當下就是菩薩。菩薩遇到災難,自然能夠化解,這是很微妙的,有時候很難說得很清楚。  
當自己能夠做到以後,會發現有一股不可思議的力量,讓自己重生,脫胎換骨。這些不可思議的力量,都是靠自己不斷的禪修,不斷的接受智慧、接受能量、接受生命之光,讓身心靈愈來愈提升。
很多人生活在這複雜的社會中,因為生存的壓力,做事時講求衝勁,卻又難免相互產生競爭,一個要比一個好,一個要比一個強。但很多人不了解,要賺大錢、作大官,其實是與心量成正比;心量有限,芝麻小事都要計較,自然就容易發生不愉快的摩擦衝突。
但修禪以後,這些狀況都可以避免,因為心量變大了,就能通達智慧,很多看似無法承受的事,都可以一笑置之,不會與人計較,也不會怨天尤人;因為心很清淨,很愉快,也很自在。